
公考小黄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奥数中,“叠数”是一个特定的数学术语,其定义和性质如下:
一、定义
叠数是指 个位与十位数字相加等于10的两位数,例如19、28、37等。这类数在数位特征上具有明显规律,且都是11的倍数。
二、数学性质
所有叠数均可表示为$11 times n$的形式,其中$n$为个位数。例如:
- $19 = 11 times 2 - 3$
- $28 = 11 times 3 - 5$
- $37 = 11 times 4 - 7$
但更简洁的表达是$11 times n$,其中$n$为个位数(如19对应$n=9$)。
两位叠数的范围
两位叠数的范围是11到99,共有9个(11, 22, 33, 44, 55, 66, 77, 88, 99)。
三、与其他概念的区别
重叠数:
指由相同数字重复组成的数,如111、222等,与叠数定义不同。
互补数:通常指两数之和为整十或整百的数(如1和9、17和83),与叠数无关。
四、应用示例
若一个两位数是叠数,设其十位数为$a$,个位数为$b$,则$a + b = 10$,且该数可表示为$11 times a$。例如:
当$a=7$时,$b=3$,叠数为77,等于$11 times 7$。
总结
叠数是数位特征与倍数关系结合的数学术语,通过理解其定义和性质,可快速判断一个数是否为叠数,并利用其倍数规律进行相关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