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解读  > 标准工时如何测定

标准工时如何测定

2025-05-09 23:34:45
抓住机遇
抓住机遇已认证

抓住机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标准工时测定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常用技术,结合权威信息源整理如下:

一、秒表测时法

核心特点:直接测量实际作业时间,适用于重复性高、操作简单的工作场景。

实施步骤:

1. 准备秒表并确认工作环境与方法;

2. 分解任务为单元,记录作业时间;

3. 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乘以评比系数和宽放率得到标准工时。

二、模型排时法(MOD)

核心特点:基于动作分析,将人体动作分解为基本单元(如手指动作),通过标准时间表计算总工时。

操作要点:

1. 采用手指动作为基准(如握取0.03秒、移动0.10秒);

2. 累加分解动作的时间,适用于机械装配等复杂操作。

三、既定时间标准设定(PTS)

核心特点:结合历史数据与动作分解,通过模型法优化工时标准。

实施流程:

1. 分解工作为基本动作并观测时间;

2. 参考标准动作时间表(如MTM表)调整;

3. 适用于成熟生产线,可动态优化工时。

补充说明

宽放率:通常为10%-15%,用于补偿疲劳、休息等非生产性时间;

选择依据:根据工作特性(重复性、复杂性)和数据可用性选择合适方法,必要时交叉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