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企业之间借贷的账务处理需遵循会计准则和合同约定,具体操作如下:
一、基础分录规则
- 借方:
借入方增加银行存款/库存现金(资产类科目)
- 贷方:借出方增加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负债类科目)
- 借方:
借出方增加银行存款(资产类科目)
- 贷方:借入方减少其他应收款(资产类科目)
二、利息处理
利息计提(借款方):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负债类科目)
利息支付: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负债类科目)
三、还款操作
归还本金:
借:其他应付款/短期借款(负债类科目)
贷:银行存款(资产类科目)
四、税务与合规要求
利息支出需在税前扣除,需保留借款合同和凭证;
利息收入计入财务收入,需依法申报。
借款协议需双方盖章确认,所有交易均需附凭证,确保合法性和可追溯性。
五、科目选择依据
其他应收款:用于核算非金融往来中的应收款项(如企业间借款);
其他应付款:用于核算企业间应付的款项(如借款)。
总结
企业间借贷需通过“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科目核算,严格遵循合同约定和会计准则,确保账务真实合法。同时,需关注税务合规性,妥善保存相关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