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有灵犀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进项票的会计分录需根据发票认证状态和用途进行分类处理,具体如下:
一、分录处理规则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待抵扣进项税)
- 贷:应付账款/银行存款
*说明:发票未认证时,进项税额暂挂“待抵扣进项税”科目,需在认证后调整。*
当月认证进项票
-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管理费用等
-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说明:认证后直接计入“进项税额”,完成抵扣准备。*
后续认证进项票
-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贷:应交税费——待抵扣进项税
*说明:已抵扣的进项税额需从“待抵扣进项税”科目转出。*
二、特殊用途分录
进项税额转出(如用于职工福利)
借:管理费用等科目
贷: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借:应付职工薪酬——福利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说明:需按规定将进项税额转出,避免重复抵扣。*
三、注意事项
税率计算:
进项税额=不含税价×税率,需将含税价换算为不含税价(不含税价=含税价÷(1+税率))。- 部门费用归属:根据实际用途确定费用科目(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制造费用),并细分招待费等明细。以上分录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小规模纳税人处理方式略有不同,需结合具体税法规定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