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官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分层走班教学背景下,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管理需要通过协同机制实现有效运作。以下是综合管理策略:
一、管理机制构建
在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前提下,实行教师双岗管理。任课教师既是学科教学负责人,也是所任教学班的学生管理第一责任人,需同时履行教学、纪律、财物和安全管理职责。 - 教学职责:
完成学科教学任务,设计分层教学方案,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 管理职责:担任班级纪律维护、活动组织、家校沟通等任务,建立班级档案。
-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协作:
班主任负责行政班整体管理,任课教师配合处理教学班事务,通过定期会议或工作群共享学生信息,形成管理合力。
- 导师制支持:为每位学生配备成长导师,教师与导师双向选择,导师关注学生学业、心理、生活等多方面发展,提供个性化指导。
二、班级管理措施
- 日常管理:
涵盖出勤、纪律、卫生、活动组织等,通过班委会和团支部落实制度,培养自主管理能力。
- 特色活动:结合文理倾向调整班级结构,开展主题班会、社会实践等活动,强化集体主义教育。
- 家校沟通:建立定期反馈机制,通过家长会、家访等形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 学科学习管理:
通过科代表收发作业、组织学习小组,教师定期检查学习进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动态调整机制:根据学生选课情况,高二后对行政班进行优化调整,增强班级组织凝聚力。
- 心理辅导与反馈:导师通过个别谈话、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状态,及时疏导心理压力,建立积极的学习氛围。
三、管理策略优化
制度保障
修订完善班级管理制度,涵盖考勤、奖惩、活动组织等细节,通过班级委员会监督执行,确保管理规范。
技术支持
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学情数据库,实现学生信息动态管理,辅助教师进行精准教学和个性化辅导。
评价体系
建立多元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学业成绩、行为表现、社会实践等多维度发展,将评价结果反馈到教学和管理中。
通过以上机制和措施,行政班与教学班的管理既能保持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形成“行政班管理为基础,教学班管理为补充,导师制为支撑”的协同育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