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星海幻梦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你用了多少纸”这一主题的中班数学活动,可以结合数学认知、环保意识和实际操作设计以下教学方案: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感知纸张的用量之大,培养节约用纸意识;
2. 通过统计和分类活动,发展幼儿的数学认知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幼儿思考纸张来源与环保问题。
二、活动准备
设计包含A4纸、卫生纸等类别的用纸调查表;
展示“砍伐树木造纸”的过程及危害;
正方形/长方形纸张、剪刀、胶水等;
数字记录板或画图工具。
三、活动过程
(一)感知纸张用量
- 让幼儿分组统计班级一天内各类纸张的使用量(如A4纸、卫生纸等),并记录结果;
- 通过直观的数字和图形(如柱状图)展示用纸总量,引导幼儿感受纸张消耗的规模。
对比与讨论
- 将用纸量与日常生活中的其他物品(如食物、衣物)进行对比,帮助幼儿理解资源的重要性;
- 引导幼儿讨论减少用纸的方法,如双面打印、回收利用等。
(二)数学认知拓展
图形分类与统计
- 提供不同形状的纸张,让幼儿自由切割并分类(如三角形、矩形、半圆等);
- 统计各类形状的数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按规律排序
- 展示ABABAB等规律性排列的纸张,引导幼儿发现并延续规律;
- 通过串珠链、积木等游戏巩固排序概念,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三)环保意识培养
认识纸张来源
- 通过“砍伐树木造纸”挂图,向幼儿解释纸张的原材料是树木,展示过度用纸对环境的影响;
- 组织幼儿讨论如何通过节约用纸保护森林资源。
创意再利用
- 鼓励幼儿用废旧纸张制作手工艺品(如纸篓、贺卡),体验纸张的再利用价值;
- 展示幼儿作品,增强他们的环保责任感。
四、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
请家长记录家庭一周的用纸情况,并与班级数据对比;
在班级中设置“节约用纸小卫士”岗位,监督日常用纸行为。
通过以上活动,幼儿不仅能在数学操作中提升认知能力,还能在实践中养成节约用纸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