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民间借贷合同的写作,需注意法律规范和实际操作要点,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合同基本结构
明确标注“借款合同”或“借条”,并列出借款人和出借人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家庭住址等基本信息。
借款内容
- 金额需用大写和小写两种形式书写(如“人民币壹万元整(¥10000.00元)”);
- 明确借款用途(如“购房、装修”等)。
利息条款
若存在利息,需约定年利率或月利率(如“年利率10%”);若无利息则注明“无利息”。
还款方式与期限
说明是一次性还本付息还是分期还款,并明确起止日期(如“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6月30日”)。
违约责任
规定逾期还款的违约金或利息计算方式(如“逾期每日加收0.5‰”)。
争议解决
约定诉讼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如“因本合同引起的纠纷,由出借人所在地法院管辖”)。
二、法律注意事项
书面形式要求
《民法典》规定,自然人间借款合同需采用书面形式,但口头协议在特定情况下也可生效。
利率限制
年利率超过24%的利息约定无效,超过部分的利息法院不予保护。
担保条款
若有担保人,需在合同中明确担保方式(如保证、抵押)及担保责任范围。
签字与日期
双方需签字并按手印,并注明签订日期,确保法律效力。
三、风险提示
亲友借款:
虽灵活但易引发纠纷,建议优先通过银行或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信息保护:妥善保管合同原件,避免因信息泄露导致权益受损。
通过规范合同条款,可有效降低民间借贷风险,建议签订前由法律专业人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