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怎么算才是未就业

怎么算才是未就业

2025-04-30 21:43:41
智启星辰‌
智启星辰‌已认证

智启星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未就业的界定需要结合不同人群的具体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一、未就业人员

失业人员

因下岗、裁员、解雇、停薪留职等原因失去工作,且正在积极寻找工作的人员。

未就过业人员

从未参加过正规就业活动的人群,包括未参加教育培训、在家务农、上学等非就业状态。

灵活就业人员

从事非全日制、临时性、弹性工作等未签订正式劳动合同的人员。

自谋职业者与个体劳动者

自主创业或从事个体劳动,未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人员。

档案寄存人员

因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档案寄存于公共机构(如人才市场、档案局)的人员。

二、特殊群体

毕业未就业人员

高校全日制统招毕业生,毕业后未签订劳动合同、未缴纳社保,且处于择业期(通常为两年)内。

零就业人员

年龄16-60周岁,未就业且无经济来源或经济困难家庭成员,需具备基本劳动能力。

退休人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或提前退休的人员。

家庭主妇/男性公民

因家庭原因未参与就业活动的人员。

三、就业判定标准

核心依据:

无稳定职业且未参加正规就业活动(如无劳动合同、无社保缴纳记录)。

辅助判断:档案寄存状态(学校或公共机构)、求职意向及家庭经济状况。

四、时间范围

择业期:通常为毕业后的两年内。

长期未就业:超过择业期后仍未就业的人员,需根据具体情况界定。

五、特殊情况处理

暂缓就业:签订暂缓就业协议期间,即使未工作仍视为毕业生身份。

灵活就业认定:非全日制、临时性工作可能被部分地区纳入就业统计,需参考当地政策。

以上分类及标准需结合当地劳动部门定义及统计口径,建议咨询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获取准确判定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