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带动就业数量”的填报,需根据具体场景和统计要求进行准确填写,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直接带动就业人数
指项目或企业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例如:
农业项目直接带动果农10人、销售员15人;
制造业企业直接提供生产岗位50人等。
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
指通过产业链上下游关联效应间接创造的工作岗位数量,例如:
农业项目间接带动冷链配送20人、包装生产20人、电商运营20人;
制造业企业间接带动供应商员工50人、经销商团队30人等。
三、填报注意事项
数据口径
- 同一申请人在多个单位就业时,带动就业人数仅计算一次;
- 季度填报时需核算当季新增就业人数,年累计填报需考虑全年数据。
行业差异
- 不同行业就业带动能力差异较大,例如小微企业平均每家带动3-5人就业,大型企业可达数十人;
- 高新技术企业可能因研发需求带动更多高技能岗位。
政策要求
- 创业补贴申请以实际吸纳的法定劳动年龄就业人员数量为准,后续年度按净增人数核发补贴;
- 建议预留一定比例(如10%-20%)用于统计间接就业和季节性用工。
四、示例表格结构
| 类型 | 具体人数 | 备注 |
|------------|----------|--------------------|
| 直接就业| 50 | 生产岗30人、销售岗20人 |
| 间接就业| 80 | 上游供应商15人、下游销售团队25人 |
| 总计 | 130 | |
建议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结合行业数据和企业规模,合理估算直接、间接就业人数,并确保数据真实性。若需进一步确认,可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统计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