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新高考填志愿咋组合

新高考填志愿咋组合

2025-05-04 21:03:20
吴老师
吴老师已认证

吴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新高考志愿组合方式需根据所在省份的招生政策选择,主要分为以下两种模式,并结合选科组合进行具体规划:

一、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模式(主流模式)

基本规则

以“院校专业组”为填报单位,每个志愿包含1所院校及最多6个专业。 - 考生可填报40个志愿组合(部分省份可能更高);

- 若所填专业未被录取,不会跨组调剂。

优势与注意事项

- 提高录取公平性和效率,避免因专业调剂产生争议;

- 需注意专业组内专业必须符合选科要求,且服从调剂仅限组内。

二、院校+专业模式(部分地区试点)

基本规则

每个志愿包含1所院校及1-6个专业,考生最多可填报96个独特组合。 - 支持填报不同学校、同一专业(如A校数学组、B校数学组)或同一学校不同专业。

优势与注意事项

- 考生可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灵活选择,减少因调剂失败的风险;

- 需关注该校不同专业的录取分差,避免因组合不当导致滑档。

三、选科组合与专业覆盖率

热门组合:

物理+化学+政治(99.74%覆盖率),适合考研、考公及综合类专业;

理工科基础组合:物理+化学+生物(95.59%覆盖率),适合医学、工程等专业;

文科方向组合:物理+化学+地理(95.46%覆盖率),兼顾理工与经济、管理类专业。

四、志愿填报策略

建立定位体系

- 横向:列出符合选科要求的专业组;

- 纵向:按近3年录取分划分为冲刺区、稳妥区、保底区;

- 深度:标注组内可接受的专业数量(低于50%需谨慎)。

设计弹性梯度

- 冲击组:20%(选组内接近上限专业);

- 稳妥组:50%(至少3个专业可接受);

- 保底组:30%(所有专业分低于预估分10-15分)。

设置安全阀

在保底组最后1个志愿填报“双保险院校”(如本省重点、含绝对托底专业)。

五、注意事项

不同省份规则差异较大,需以本省教育考试院发布的填报指南为准;

专业选择建议结合兴趣、职业规划及学科优势,避免盲目跟风。

通过合理组合院校与专业,并科学规划志愿梯度,可提高录取成功率并降低志愿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