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雨同舟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骗取就业保险的法律后果根据金额大小和情节严重程度分为刑事处罚和行政处罚两类,具体如下:
一、刑事责任
以欺诈手段骗取社会保险待遇,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数额较大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
金额标准
- 个人犯罪:
诈骗金额达1万元-10万元,可能判处1-10万元罚金;
- 情节严重者(如3年有期徒刑以上)并处罚金;
- 特殊情况可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没收财产。
- 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直接责任人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包括虚构劳动关系、伪造证明材料、多次诈骗等,可能加重处罚。
二、行政处罚
责令退回与罚款
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退回骗取的保险金,处骗取金额2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
没收违法所得
若存在违法所得,需一并没收。
三、其他后果
民事赔偿:
受害人可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职业禁限:涉及伪造证件的,可能被吊销相关资格。
四、案例参考
例如,某人虚构工作单位骗取失业金,若金额达5万元,可能被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同时需退还骗取的失业金并缴纳1.5万元罚款。
注意:具体判决需结合案件细节综合判断,金额标准以实际骗取金额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