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延迟就业后档案的处理方式,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档案存放方式
可向毕业学校申请延缓就业,档案由学校保管2年。期间需保持学籍,但无法享受工龄计算、社保缴纳等权益。若2年后未就业,需办理个人委托存档手续。
公对公存放在人才中心
通过正规人才市场或档案服务机构(如毕业帮)办理公对公转递,档案将进入永久性保存状态。需注意:
- 所有材料需齐全(如《暂缓就业协议书》《报到证》等);
- 部分城市(如广州)需符合本地政策(如非广州生源需转回生源地人才中心)。
其他选择
- 委托亲友或机构:
可委托亲友代办或专业档案管理机构管理,但需签订书面协议;
- 原籍人才市场:非广州生源可寄回原籍人才中心,但需符合当地接收条件。
二、关键注意事项
档案不可自行提取
档案需通过学校或人才市场办理转递手续,自行保管可能导致档案作废。
取消暂缓就业的流程
- 学校审核通过后,档案将转至省就业指导中心或人才市场;
- 若选择回原籍,需提供接收函、暂缓协议书等材料。
权益影响
暂缓期间不计算工龄、无法评职称或开具就业证明,需尽快落实就业或转存档案。
三、办理材料清单
《暂缓就业协议书》原件及复印件;
《报到证》或《人事档案及关系接收函》;
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等基础材料。
建议优先选择学校暂存或公对公存放在人才中心,确保档案安全性和规范性。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可咨询当地人才市场或高校就业指导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