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求职指导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合同押金退还问题需根据合同类型和实际情况处理,具体如下:
一、押金退还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九条,用人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收取押金。若已收取,劳动者无论是否继续工作,均有权要求退还。
灵活就业合同押金
合同期满或提前解除时,需在15个工作日内申请退还,用人单位应在5个工作日内办理手续,并提供缴纳凭证。
二、退还流程与维权途径
协商解决
首先与用人单位沟通,保留聊天记录、转账凭证等证据,明确告知其收取押金违法,要求立即退还。
劳动监察投诉
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提交身份证明、押金凭证等证据,要求其责令单位限期退还。劳动监察部门可对单位进行处罚。
劳动仲裁或诉讼
- 仲裁:
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申请书及证据(如劳动合同、转账记录),仲裁裁决具有法律效力。 - 诉讼: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注意事项
证据保留:押金收据、转账记录、劳动合同等均为关键证据,需妥善保存。- 时效性:劳动仲裁申请时效为争议发生之日起1年,诉讼时效为3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益被侵害之日起计算)。通过上述流程,劳动者可依法维护自身权益,要求用人单位退还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