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后医保的使用涉及参保登记、待遇享受及转移接续等方面,具体如下:
一、参保登记
单位参保
新入职员工由用人单位在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参保登记,单位按职工工资总额的9%缴费,个人承担2%。
个人参保
未找到稳定工作的毕业生或灵活就业人员可自愿以个人名义参加城乡居民医保,需每年9-12月缴纳费用,次年生效。
二、待遇享受
门诊报销
在定点医疗机构普通门诊就医可刷卡报销,费用按政策比例由医保基金支付。
住院报销
住院时需出示医保卡和身份证,出院后按比例报销。
异地就医
需提前向社保局申请异地就医备案,凭发票、清单等材料办理报销。
新参保报销
未领卡就医需保存报销凭证,次月到社保局办理报销。
三、转移接续
工作调动
职工医保随劳动关系转移,需在离职后30日内办理转移手续,次月生效。
灵活就业人员
可以跨统筹地区参保,但需在就业地办理参保登记,退休后无法转移。
退休人员
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可参加城镇职工医保或城乡居民医保,医保关系可随户籍或居住地转移。
四、注意事项
医保断缴影响
医保断缴2个月内无法参保,需恢复缴费后次月才能享受待遇。
个人账户管理
用于支付门诊、药店费用,超支不补,结余滚存。离职时账户余额可继承。
医疗费用报销流程
门诊、住院需持医保卡和身份证,异地就医需提前备案,报销材料需完整。
通过以上步骤,可确保就业后医保的顺利使用。若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操作,建议咨询当地社保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