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广西就业扶贫工作通过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和精准帮扶等多措并举,推动就业和脱贫工作。具体措施包括:
一、财政资金保障与专项补贴
2024-2025年,广西统筹安排超2.8亿元资金,支持农民工稳岗就业和返乡创业,涵盖产业扶持、创业园建设、公益性岗位开发等。
精准帮扶补贴
- 对吸纳脱贫劳动力的就业帮扶车间,按实际吸纳人数给予1000-1600元/人的一次性奖补。
- 对“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带动脱贫企业,每户补贴3000元。
- 对开展职业培训的机构,按班次垫付培训费,补贴1.2万元/人/学年。
特色劳务品牌建设
推广“八桂家政”“八桂米粉师傅”等品牌,2025年计划开展15万人次技能培训,推动农民工从“劳力输出”向“技能增值”转型。
二、政策支持与机制创新
部门协同机制
建立健全部门协同助残机制,联合开展“壮美广西·百千万助残兴万家”等专项行动,通过产业带动、金融支持、公益性岗位等措施,推动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动态清零。
数据与岗位对接
建立贫困劳动力就业数据库,实现精准匹配。对未就业人员实施“一对一”帮扶台账管理,动态跟踪就业进展。
三、就业服务与技能提升
职业技能培训
- 对贫困家庭“两后生”培训期间费用全免,累计发放补贴超6471万元。
- 开展“宏志助航计划”等精准帮扶双选会,提供5000余个岗位,覆盖教育、制造、金融等领域。
公益性岗位开发
按需设岗,优先安置返乡留乡贫困劳动力,科学评估劳动能力,防止虚报冒领。
四、区域合作与输出
跨省劳务协作
与广东签署“三来三往”劳务协作协议,通过精准对接岗位供给清单,促进转移就业。
东西部政策联动
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推动就业机会向欠发达地区延伸。
五、其他措施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执行最低生活保障线政策,提高企业退休人员标准,推进社会保障体系试点。
动态清零目标:通过产业带动、就业补贴等措施,实现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动态清零。
通过以上措施,广西形成财政保障、政策支持、技能提升、区域协作等多维度的就业扶贫体系,助力高质量就业和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