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开花落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学生实习时学校可能通过多种方式获利,具体金额因实习类型、地区、岗位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是主要情况分析:
学校作为中介机构,通过批量安排学生实习获取差价。例如:
- 工厂实习:学校以22元/小时报价,企业实际支付25元/小时,学校从中赚取3元/小时差价。若300名学生每人每天工作10小时,月收入可达63万元。
固定服务费或人头费
部分学校或劳务公司向企业收取固定服务费,例如每个学生实习3个月收取800元以上费用。
工资差价套利
学校与企业协商压低学生工资,再以更高价格转包。例如:
- 同岗位企业工资4500元/月,学校通过协议将学生工资压至2000元/月,每学生月赚2500元差价。
其他潜在收益
部分学校通过实习安排获取企业资源或政策支持,但此类收益通常不透明且缺乏直接经济数据。
注意事项: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实习报酬不得低于企业同岗位试用期工资的80%或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学生实际工资可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如60%-70%),需警惕“廉价劳动力”陷阱。建议学生签订正规实习协议,明确工资标准、支付方式及权益保障,避免信息不对称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