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起航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以下是申报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申报表的详细填报指南,综合多个权威来源整理而成:
一、申报表结构与必填项目
- 单位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所属行政区划、负责人、联系方式等。
残疾人信息栏
- 残疾人姓名、身份证号、残疾类别(如视力、肢体等)、残疾等级、首次就业时间等。
就业保障金金额栏
- 计算公式:
$$应缴金额 = left( frac{text{上年度职工总数} times 1.5% - text{实际安排残疾人人数}}{text{年平均工资}} right) times text{年计税工资数}$$
其中,年平均工资按职工工资总额除以职工人数计算。
缴费行为与原因栏
- 填写缴费月份、累计缴费金额、实发金额等。
二、关键数据填写说明
职工人数与工资总额
- 职工总数按上年度计税工资平均人数填写,工资总额需按月或季度折算后填报。
- 系统会自动生成按比例应安排残疾人就业人数(1.5%)和实际安排人数,无需手动计算。
残疾人就业情况
- 需填报实际安排的残疾人就业人数,并与系统自动生成的应安排人数对比。
- 若单位属于小微企业(如从业人数≤30人),需在系统自动识别后免征残保金。
减免政策
- 自工商登记之日起3年内,就业残疾人人数较少的小微企业可免征残保金。
- 符合其他减免条件(如重度残疾人就业)的,需在申报表中说明具体原因。
三、申报流程与注意事项
数据核对
- 填写后需核对所有数据,确保工资总额、职工人数、安排残疾人人数等匹配。
- 系统会自动计算应缴金额,若发现差异需检查数据准确性。
申报时间与方式
- 按月申报,需在税务部门规定的申报期限内提交电子或纸质表格。
- 线上可通过电子税务局提交,线下需到税务机关办理。
特殊情况处理
- 若单位终止用工,需在终止用工当月开始停止缴费。
- 残疾人就业情况发生变化时,需及时向税务机关报告并调整申报数据。
四、常见错误提示与规避
漏填或错填职工人数:
导致应缴金额计算错误,易被税务部门核查发现。
未申报减免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能面临罚款或滞纳金。
工资总额与人数不匹配:需检查工资核算是否合规。
建议填写前仔细阅读当地残保金管理办法,结合单位实际情况确认申报内容。若对数据有疑问,可咨询税务机关或专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