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山倡导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与失业的区分需从定义、统计范围及指标三方面理解,具体如下:
一、核心定义差异
- 指16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为获取收入在调查周内工作1小时以上的人群,或因休假等在职未上班者。
- 国际劳工组织标准:需同时满足“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当前无工作且能立即就业”。
失业
- 指16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中,当前无工作、正在积极寻找工作且能立即就业的人群。
- 我国统计中,失业人员需在公共就业机构登记。
二、统计范围区别
调查失业:
覆盖所有16周岁及以上常住人口,不区分户籍类型。
登记失业:仅统计劳动年龄内(16-退休)的城镇常住人口。
三、关键统计指标
就业人口/民用成年人口总数×100%(我国)。
失业人口/民用劳动力总人口×100%(发达国家)。
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时的失业率,反映正常失业水平。
四、政策与社会视角
我国主要采用 城镇登记失业率作为官方指标,2018年首次公布。
失业问题受经济结构、教育质量、社会保障等多重因素影响,需通过政策干预(如培训、创业支持)缓解。
总结:就业与失业的界定因统计口径不同而存在差异,需结合具体指标分析。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完善政策、提升劳动力素质来平衡供需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