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困难援助协议的撰写需遵循规范性、明确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具体内容可参考以下要点:
一、协议基本结构
明确甲方(援助方)和乙方(受援方)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及身份信息。
协议目的与依据
说明签订协议的目的(如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提升就业能力),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如《劳动法》《就业促进法》)。
二、核心条款设计
援助对象与内容
- 明确援助对象的身份(如失业人员、残疾人等)及基本情况。 - 列出具体援助内容,包括职业培训、岗位推荐、求职辅导、心理辅导等。
援助方式与实施
- 说明援助方式(如提供培训课程、对接企业等)及操作流程。 - 确定实施机构(如就业服务中心、企业)及责任人。
三、双方权利与义务
甲方义务
- 提供就业信息、培训及指导服务;
- 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或安排就业。
乙方义务
- 配合甲方开展培训、岗位对接等工作;
- 遵守协议约定,按时完成相关任务。
四、协议期限与终止
期限约定
明确协议的有效期限(如1年、3年等),并约定续签条件。
终止条款
列出协议终止的情形(如双方协商一致、援助目标完成等),并说明终止后的善后事项。
五、附则
争议解决
约定争议解决方式(如协商、仲裁或诉讼)及管辖法院。
协议生效
说明协议自双方签字(或盖章)之日起生效。
注意事项:
协议内容需结合当地政策(如《就业促进法》)及实际援助需求调整,建议由专业法律人士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