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地就业收入怎么算的

就地就业收入怎么算的

2025-05-10 20:14:44
灯塔何老师
灯塔何老师已认证

灯塔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地就业收入的计算方式需根据就业类型和地区政策综合确定,主要分为以下四类:

一、低保申请人就业收入计算

常规计算方式

已就业低保人员,可按就业收入的20%~30%扣减就业成本(单人每月最高扣减1000元)。

特殊情况处理

- 需照护失能/婴幼儿/重病患者等特殊群体时,可免除1名实际照护人的就业收入核算。

- 就业不稳定或收入难以核实时,按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计算。

二、灵活就业收入核算

劳务报酬

- 实际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后的金额。

- 税前收入:需预扣税费后再计算实际到手金额。

经营所得

按实际收入计算,需扣除成本和费用(如房租、设备折旧等)。

三、企业/个人收入计算

基础公式

收入 = 销售额 - 销售成本(适用于企业或个人经营)。

工资水平参考

- 全国城镇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约12.07万元,私营单位约6.83万元。

- 不同城市差异显著,如杭州达8.58万元/月,一线城市普遍高于二三线城市。

四、异地就业补贴政策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部分地区对特定群体(如残疾人)提供额外补贴或减免。

总结:

就地就业收入计算需结合就业性质、地区政策及收入类型,低保群体、灵活就业者和企业均需遵循相应规则。建议通过当地人社部门或税务机构获取最新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