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立独行的兔子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志愿填报时,学生号(考生号)的填写需确保准确无误,具体方法如下:
一、考生号定义与作用
考生号是用于唯一标识考生的档案编号,与准考证号不同。它通常包含年份、省市代码、地区代码、考试类别、科类及顺序号等信息,用于志愿填报、成绩查询、录取等环节。
二、查找考生号途径
考生号可通过以下文件或渠道获取:
通常包含考生号,需核对是否与报名信息一致;
由学校或招生办公室保管,需联系相关部门获取;
部分考生可能在此文件中看到考生号;
去除校验码后取前12位数字(需以实际要求为准)。
三、考生号组成规则
考生号位数一般为14位,具体格式如下:
前两位:年度代码(如2025年填写“25”);
第3-4位:省市代码(如陕西省为“61”);
第5-8位:县/市/区代码(如湘潭市“03”);
第9位:考试类别代码(普通高考为“1”);
第10位:科类代码(文史类“1”、理工类“5”等);
后5位:考生顺序号。
四、填写注意事项
填写前需与学校或招生办确认考生号是否正确,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志愿填报或录取;
用黑色签字笔在指定位置填写,确保光电阅读器能准确识别;
考生号需与准考证号、身份证号等其他身份信息一致。
五、提交前检查
填写完成后,需再次核对考生号、姓名、志愿信息等是否完整准确,确认无误后提交给学校或招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