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高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离职后伤残就业金的发放需根据伤残等级和离职原因,通过不同途径办理,具体如下:
一、发放条件
仅限七级至十级伤残职工可享受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离职情形
- 劳动合同期满终止;
- 职工本人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关系。
二、发放流程
提出离职申请
职工需向用人单位提交书面离职申请,同时提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离职证明等材料。
单位审核与申请
用人单位收到材料后,需在15个工作日内向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交工伤相关材料,申请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资金发放
- 用人单位支付:
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直接支付给职工,可通过银行转账或现金方式发放;
- 委托代领:职工可委托单位或社保部门代领。
三、注意事项
- 医疗补助金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按月发放至退休;
- 就业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离职时一次性发放。
地区差异
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例如:
- 七级伤残:13个月本人工资;
- 十级伤残:7个月本人工资。
终止劳动关系后的保障
- 职工离职后若未再就业,可申领失业保险金(需满足缴费年限等条件);
- 若用人单位未按时支付,可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或诉讼。
四、特殊情况处理
退休职工:
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伤残津贴将终止,转而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差额部分由基金补足);
违法解除合同: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需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两倍支付赔偿金。
以上流程及标准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具体操作中建议咨询当地社保部门或专业律师,以确保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