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枫叶飘零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离职后就业金的计算方式因离职原因、伤残等级及地区政策差异较大,具体如下:
一、按工作年限计算(协商/主动离职)
- 标准:
每满1年支付1个月工资,不满6个月按0.5个月计算,不满1个月按1个月计算。 - 月工资: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含奖金、津贴等),若高于当地3倍月均工资则按3倍计算,上限12年。 - 特殊情况:
- 高工资者:月工资超过3倍标准时,按3倍计算且年限不超过12年。 - 分段计算:2008年《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工作年限合并计算。
二、工伤伤残等级计算(离职原因)
- 标准:
按伤残等级支付10-18个月平均工资,例如十级伤残通常为6个月工资。 - 基数:以离职前12个月平均工资为基准。
三、地区政策差异
各地就业补助金标准不同,需结合当地工伤保险条例或劳动政策确定。例如:
部分地区以当地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为基数,乘以固定倍数(如4-12个月)。
四、注意事项
协商解除:双方协商一致时,可按经济补偿金标准支付。- 违法解除:用人单位违法解除时,劳动者可主张2倍经济补偿金(即“赔偿金”)。- 失业金:与就业补助金不同,失业金按缴费年限和工资水平计算,需满足非自愿失业等条件。
总结:离职后就业金需根据离职原因、伤残等级及地区政策综合计算,建议咨询当地劳动部门或专业机构获取具体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