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后初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劳动者就业情况的填写,需根据实际就业状态选择对应的分类,并补充必要信息。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就业状况分类及填写方式
- 填写“在职”,并注明工作单位名称、职位及工作时间。 - 示例:
```
在职:XX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工程师(2023.6-至今)
```
待业/待(下)岗
- 未就业但正在寻找工作,填写“待业”或“待(下)岗”。 - 若长期未就业,可注明求职时间范围(如“2023.9月-至今”)。
失业
- 已经失业且未积极寻找工作,需说明原因(如“主动离职”“未找到合适岗位”)。
退休/离休/退职/退养(内退)
- 退休:正式退休人员
- 离休:因特定原因离职并享受离休待遇
- 退职:因特定原因离职并享受退职待遇
- 退养(内退):因特定原因离职并享受退养待遇。
病休
- 因病长期休假,需提供医院证明。
其他
- 包括自由职业、自主创业、灵活就业等特殊情况,需在备注栏详细说明。
二、补充说明
就业形式:
注明与单位的关系(如“签订劳动合同”“第三方劳务”)。
求职情况:若近期求职,可补充求职时间、职位、途径及成果。
信息准确性:建议根据最新就业状态及时更新,避免长期填写“待业”影响信用记录。
三、示例参考
| 项目 | 填写内容 |
|------------|--------------------------------------------------------------------------|
| 就业状况 | 在职 |
| 工作单位 | XX科技有限公司 |
| 职位 | 软件工程师 |
| 就业形式 | 签订劳动合同 |
| 求职情况 | 2023.6-2023.8,校园招聘,XX科技有限公司|
通过规范填写,可确保个人信息准确传递,为求职或社会保障提供基础数据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