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面试考官邢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同理心地图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工具,通过系统化的方式帮助设计团队理解求职者的需求、动机和痛点。以下是制作就业同理心地图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明确目标与用户定位
确定主要求职群体(如应届毕业生、职场转型者、特定行业从业者等),并创建用户画像。
聚焦求职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如简历投递、面试准备、职业规划等)。
二、构建同理心地图框架
采用经典四象限模型,将用户行为与心理分为以下维度:
- 求职者的自我介绍、职业目标、技能优势等直接表达内容。
用户做了什么
- 网络搜索、投递简历、参加面试等行为表现。
用户想了什么
- 对行业的认知、对职位的期望、潜在焦虑(如薪资、职业发展)等潜意识反应。
用户感觉如何
- 激励、焦虑、迷茫等情绪状态,可通过用户反馈、表情观察等捕捉。
三、数据收集与分析方法
用户访谈
- 通过开放式问题(如“你为什么选择这个行业?”)挖掘深层次需求,结合非语言行为分析。
观察法
- 记录求职者在模拟场景中的行为(如简历修改习惯、面试仪态),分析习惯与心理状态关联。
竞品分析
- 研究成功招聘平台的功能设计,识别用户痛点的潜在解决方案。
四、综合需求与定义问题
需求分类:
将用户需求按马斯洛需求层次分类(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明确优先级。
通过用户反馈和行为数据,提炼出核心问题(如信息过载、决策焦虑)。
设计小规模测试,验证假设(如调整简历模板是否能提升通过率)。
五、绘制与呈现
使用白板、MindMeister等工具绘制地图,确保信息结构清晰。
将用户反馈、行为数据与需求分析整合到地图中,标注关键洞察。
通过色彩编码、图标设计突出重点,便于团队理解与讨论。
六、应用与迭代
根据地图结果调整招聘策略(如优化面试流程、完善培训体系)。
定期更新地图,纳入新用户反馈和行业变化。
与产品、市场等部门共享地图,形成用户中心设计文化。
注意事项
同理心地图需结合定量数据(如招聘成功率)与定性洞察(如用户访谈记录),避免单一维度分析。- 绘制过程中保持开放心态,避免过早下结论,团队讨论可弥补个人认知盲区。- 实际应用中可结合设计思维方法,通过快速原型测试验证假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