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梦而飞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再就业后补缴社保的计算方式如下:
一、补缴基数的确定
若再就业单位能提供职工历史工资记录,补缴基数按职工实际工资收入确定(例如某职工月工资5000元,则以此为基数)。
无工资记录的情况
若无法确认工资,通常按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60%-300%范围内确定补缴基数(例如当地平均工资为6000元,可按60%或120%计算)。
二、缴费比例的适用
单位缴费比例:
通常为职工工资总额的20%(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
个人缴费比例:养老保险8%、医疗保险2%、失业保险1%。
三、滞纳金与利息的计算
从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0.5‰(即万分之五),计算公式为:
$$text{滞纳金} = text{每月应缴社保费} times text{欠缴天数} times 0.5‰$$
例如:欠缴1000元,欠缴30天,则滞纳金为:
$$1000 times 30 times 0.5‰ = 15 text{元}$$。
利息
仅针对基本养老保险,按银行当年利率计算,由社保机构自动核算。
四、补缴流程与注意事项
个人申请补缴
需向社保机构提交补缴申请,提供新单位工资证明等材料。
单位补缴
单位需在欠缴后30日内申报补缴,逾期将按更高比例(110%)征收社保费。
特殊情况处理
- 滞纳金承担:
个人无需承担滞纳金,单位应缴部分由单位承担;
- 利息计算:仅养老保险需加收利息,医疗保险不产生利息。
示例计算
某职工2024年3月断缴社保,2025年5月重新就业,月工资6000元:
6000元(与2024年同期工资一致);
养老保险1000元(6000×20%)、医疗保险480元(6000×8%);
养老保险480元(6000×8%)、医疗保险48元(6000×2%);
假设欠缴3个月,每月应缴1200元,则滞纳金为:
$$1200 times 30 times 0.5‰ = 18 text{元}$$。
总结
再就业后补缴社保需以新工资为基数,单位和个人按比例缴费,同时需承担滞纳金(仅限单位)和可能的利息。建议及时联系社保机构办理,避免影响个人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