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使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书的写作,综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志愿填报书的基本结构
个人信息
包括姓名、性别、出生日期、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基础信息,需与身份证件保持一致。
报考意愿
明确标注希望报考的学校类型(如综合类、理工类、艺术类等)、专业名称及志愿顺序(如冲一冲、保底、稳妥选择)。
专业选择
- 选择与兴趣、职业规划匹配的专业,需结合个人优势(如学科特长、获奖经历)及专业就业前景。
- 建议填写3-5个备选专业,涵盖不同层次(如热门、冷门、跨学科)。
是否服从调剂
勾选“是”或“否”,表示是否接受学校或专业调剂。调剂可能影响录取结果,需谨慎考虑。
二、关键内容撰写要点
自我介绍与职业规划
- 简要说明高中阶段的学习情况、兴趣爱好及未来职业目标,突出与目标专业的关联性。
- 例如:“我选择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源于对编程的兴趣和未来从事软件开发的职业规划,大学期间计划通过项目实践提升技能。”
选择专业理由
需从个人优势、专业前景、行业需求等多维度分析,避免空洞表述。
- 示例:“数学基础扎实且积极参与编程竞赛,计算机专业能充分发挥我的优势,同时该领域就业前景广阔。”
学习计划与未来规划
阐述高中阶段的学习目标,以及大学阶段对专业的深化规划,体现积极进取的态度。
- 例如:“大学期间计划辅修数据科学方向,通过实习积累项目经验,目标成为算法工程师。”
三、格式与规范要求
格式规范
- 使用A4纸,字体清晰易读(如宋体、黑体);
- 段落分明,条理清晰,避免涂改。
内容要求
- 语言简洁明了,避免冗长和模糊表述;
- 真实反映个人情况,不得夸大或虚构。
附加材料
可附成绩单、获奖证书、推荐信等材料,增强录取竞争力。
四、注意事项
信息核对
填写前务必仔细检查个人信息、学校代码、专业名称等,避免因笔误影响录取。
志愿梯度设置
合理安排志愿顺序,通常将最心仪的院校和专业放在前面,同时设置保底志愿。
政策与分数线参考
以本省《招生指南》中的招生计划、历年分数线为重要参考,结合自身定位定位院校。
通过以上结构与要点,可系统完成志愿填报书的撰写。建议填写完成后请家长或老师审核,确保无误后再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