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协议签订后,若需解除或变更,需根据协议条款和法律规定处理,具体分为以下四类情况:
一、协商解除(首选方案)
通过书面形式明确解除原因、时间及后续事项(如赔偿、交接等),并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协商不成时
若用人单位存在违约行为(如未按约定提供条件),可依法主张解除协议。
二、违约解除(需承担后果)
支付违约金
若协议明确约定违约金,需按约定支付,但金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培训费用等法定限额。
赔偿损失
若因违约给对方造成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三、法定解除(特殊情形)
用人单位违约
如未支付工资、提供劳动条件等,可依据《民法典》主张解除协议。
不可抗力或协议无效
因不可抗力导致协议无法履行,或协议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可解除协议。
四、特殊处理(换工作)
若需换工作,必须先解除原协议并承担违约责任,但可保留已履行部分的权益(如工资)。
注意事项:
保留所有沟通记录(邮件、聊天记录等)作为证据;
解除协议需书面通知对方,并及时办理学校就业手续注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