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基层就业信息采集是掌握农村劳动力就业状况、分析就业趋势、制定精准就业服务的重要基础工作。以下是具体实施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组织保障与动员部署
成立工作专班
成立由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明确分工责任,确保组织协调和督促指导。
召开动员会议
组织村(社区)召开动员大会,解读政策文件,明确采集范围、内容、时间节点及工作要求,统一思想认识。
二、业务培训与能力提升
集中培训与指导
对信息采集员进行集中业务培训,重点掌握信息采集、录入、更新等环节操作技能,并通过下村指导确保熟练应用。
建立动态管理机制
完善信息台账,按就业状态、技能水平分类管理,定期更新数据,实现动态监测。
三、精准采集与数据质量
拉网式采集
组织信息采集员深入村组,对劳动力信息进行“村不漏户、户不漏人”拉网式采集,内容涵盖基本信息、就业状况、技能水平等。
多渠道核实
通过电话随访、上门走访、微信/电话核实等方式,逐一落实个人信息、就业意向等,确保数据真实准确。
动态更新机制
建立“一人一档”档案,就业状态变化时及时更新台账,实现信息动态管理。
四、技术支撑与平台应用
线上操作规范
掌握就业服务信息采集系统操作流程,使用导盘或微信小程序高效录入数据。
数据整合与分析
定期将采集数据导入数字人社平台,进行就业形势分析,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
五、监督与评估
进度调度与督导
建立倒排工期机制,每日通报采集进度,对落后村(社区)进行重点督导。
数据质量核查
通过交叉核对、随机抽查等方式,确保数据真实性、完整性,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六、政策衔接与拓展
与就业补贴对接
采集就业信息时同步核查劳动合同,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补贴等政策落实提供数据基础。
延伸服务功能
结合信息采集结果,开展精准就业推荐、技能培训对接等延伸服务,形成“信息采集+就业服务”闭环。
通过以上措施,可有效提升基层就业信息采集的精准性和时效性,为推动就业稳规模、强技能、提质量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