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夜思念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琅琊区为残疾人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支持渠道,具体措施包括:
一、企业用工支持
建立就业孵化基地
琅琊区残联联合企业共建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基地,通过就业座谈会、招聘会等形式,帮助12名残疾青年实现就业,涵盖数据标注、电商运营等岗位。
社区辅助性就业中心
在营房社区菱溪苑小区设立残疾人辅助性就业中心,提供灵活就业岗位,已帮助15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
企业合作拓展岗位
残联通过实地访企、政策宣传等方式,协助企业开发适合残疾人的岗位。例如,安徽中舟科创产业科技有限公司招聘12名残疾大学生,安徽鑫华瑞线路器材有限公司安置14名残疾人就业。
二、创业孵化服务
创业孵化基地与帮扶体系
区残联建立9个就业帮扶基地、2个创业孵化基地和55个“阳光大棚”,为残疾人提供创业场地、技术培训及创业补贴。例如,手工编织、盲人按摩等技能培训帮助郝成玲等残疾人实现就业。
电商技能培训
组织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班,教授短视频拍摄、直播带货等技能,提升残疾人就业竞争力。2024年共举办11期培训,覆盖11名残疾人。
三、技能提升与就业匹配
多样化培训体系
开展手机直播、盲人按摩、手工编织等针对性培训,2024年共培训5119名残疾人,发放补贴19万元。
政策宣传与岗位对接
通过政策宣讲会、岗位对接会等形式,帮助残疾人了解惠企政策及适合的就业岗位。例如,西涧街道石马村调研后协助企业开发公益性岗位。
四、其他服务保障
就业援助机构与阳光助残中心
设立残疾人就业辅助机构,实行“一人一策”,为近200名残疾人提供就业创业支持,实现残疾大学生100%就业。
求职服务与权益保障
提供一站式求职服务,办理就业登记、技能测评等流程,保障残疾人平等就业权益。
通过以上措施,琅琊区为残疾人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同时注重提升其职业技能与就业质量,增强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