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随风动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就业管理系统的审核流程因学校和系统类型不同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包含以下核心步骤:
一、信息录入与基础审核
毕业生基本信息审核
- 检查学生ID、姓名、性别、民族、政治面貌等必填项是否完整。
- 核对生源信息(如户籍所在地、联系电话)与学籍档案一致。
材料审核
- 纸质材料需符合学校要求(如三方协议、工作证明等),系统仅接受按时提交的电子版。
- 非生源地就业需额外提交《人事接收函》。
二、部门协同审核
学院初审
- 就业工作辅导员登录系统,对学生的签约派遣信息、《就业协议书》填写规范性进行审核,并加盖就业审核专用章。
- 发现问题后需在系统反馈的名单中修改并重新提交。
学校复审
- 学院审核通过后,信息提交至学校审批部门,列入建议就业计划。
三、信息比对与验证
系统自动比对
- 系统将毕业生信息与教务系统、档案信息进行比对,检查数据一致性。
人工核查
- 对特殊情况进行人工复核,如异地就业材料的真实性验证。
四、审核结果处理
审核通过
- 学生需在7个工作日内完成学校盖章备案,系统自动更新就业状态。
审核不通过
- 系统会列出不通过原因(如信息错误、材料缺失),需按要求修改后重新提交。
注意事项
所有信息需与身份证、学籍档案完全一致,修改后需重新审核。
不同学校系统操作界面可能不同,建议提前熟悉操作流程。
纸质材料需在规定时间内提交,逾期可能影响审核进度。
以上流程为通用框架,具体操作细节需以所在学校就业管理系统的实际指引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