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全知道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在简历中填写就业时间时,应遵循以下步骤和原则,以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使用统一的格式,如“年/月-年/月”,例如“2018/03 - 2020/05”。
如果时间较短,可以只写年份和月份,例如“2018.8”。
首次就业时间指的是个人第一次正式获得工作的时间点,通常是指个人第一次签署的正式劳动合同的起始日期。
就业登记时间就是你和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时间。按国家308号文符合劳动人员的单位可以享受国家补贴,因此就业登记时间应填参加工作的时间。
一般填写各个工作的入职时间和离职时间,在一个简历上面,最好是从最近的工作经历开始写起,是往前类推。
如果目前还没有离职,就可以写成入职的年月至今。
没有特殊情况,至少再在一家公司要呆两年才是这个HR认为的较为稳定,五年之内只能在两家公司上班。
对于应届毕业生,如果7月份入职的单位是你3月份实习的那一家那就填当年的3月份,如果不是那就填7月份好了。
注意空窗期,避免在背景调查中出现问题,如社保记录等。
对于工作时长较短的情况,可以考虑省略具体的入职和离职时间。
如果在同一家公司担任过多个职位,可以将每个职位的入职和离职时间分别列出。
包括实习和项目开始与结束时间,确保实习开始时间早于正式入职时间,结束时间晚于正式入职时间。
离职状态可写“3-7天”到岗;在职状态建议“1天”到岗,除非有特殊情况。
综上所述,填写就业时间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格式和内容,并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