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顾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灵活就业者在选择退休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灵活就业者需要在当地交满10年社保,并且最后参保地是本人实际缴费的地方。如果最后参保地不是户籍地,可能需要将养老保险关系转回户籍地。
养老金账户分为一般户和临时账户。女性40岁、男性50岁在外地首次参保建立的是临时账户,临时账户不可以在参保地退休,多数要回老家办理。
灵活就业者应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档次越高,未来领取的养老金也越多。2023年最低档为60%档,每月需交898.8元。
灵活就业者可以选择正常年龄退休、弹性提前退休或弹性延迟退休。正常年龄退休即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弹性提前退休需要提前三个月向社保经办部门申请;弹性延迟退休则需要与工作单位协商一致,并向社保机构申请。
目前,除极个别地方外,各地均已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在就业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户籍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可以在就业地或户籍地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如果身体状况不太好,可以选择提前退休;如果身体状况良好,且希望继续工作,可以选择延迟退休。
收入稳定的灵活就业者可以考虑延迟退休,以领取更多的养老金;收入不稳定的灵活就业者则可能更适合提前退休。
建议
确定最后参保地:首先确认自己的最后参保地,并根据该地的政策办理退休手续。
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根据自身经济状况选择合适的缴费档次,确保能够持续缴费。
提前规划退休年龄:根据个人身体状况、经济状况和未来收入预期,提前规划退休年龄。
了解相关政策:详细阅读并了解当地关于灵活就业者退休的相关政策,确保能够顺利办理退休手续。
通过以上因素的综合考虑,灵活就业者可以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退休地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