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试管理  > 如何判定跳高记录表成绩

如何判定跳高记录表成绩

2025-04-30 18:35:41
求职指导郭老师
求职指导郭老师已认证

求职指导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跳高记录表成绩的判定主要依据以下规则和步骤,综合多个来源信息整理如下:

一、基本判定原则

以最后成功跳过的高度排名

跳高成绩以运动员最后成功越过的横杆高度为依据,高度越高名次越靠前。

试跳次数与成绩的关系

- 若多名运动员在相同高度成功跳过,则比较试跳次数,次数较少者名次靠前。

- 若试跳次数相同,则需进一步比较失败重试次数,次数较少者名次更优。

特殊情况的处理

- 若所有成绩和重试次数均相同,则比较运动员突破个人最佳成绩的次数,次数较多者名次靠前。

- 在非专业比赛或特殊场景中,可能采用裁判综合评价(如动作规范性、技巧等)确定名次。

二、具体判定方法

常规比赛流程

- 运动员每人有3次试跳机会,取其中最佳成绩(即最后成功跳过的高度)作为最终成绩。

- 若3次试跳均未成功,则该运动员该轮比赛结束。

成绩相等的处理

- 同一高度比较:

比较该高度下的试跳次数,次数少者名次靠前。

- 全赛成绩比较:若仍无法区分,则统计全程失败总次数,次数少者名次靠前。

- 降杆决胜负:若涉及第一名,需在造成成绩相等失去试跳权的高度再试跳一次,仍无法区分则降杆继续比赛。

记录的判定

- 个人记录以运动员本人最好成绩为准,连续失败3次则结束比赛。

- 团队或赛事记录需在所有参赛者中比较最终成绩确定。

三、示例说明

假设有3名运动员甲、乙、丙的试跳成绩如下:

| 运动员 | 1.30m | 1.35m | 1.38m | 1.41m | 1.44m | 1.47m |

|--------|-------|-------|-------|-------|-------|-------|

| 成功次数 | 2 | 2 | 1 | 2 | 1 | 0 |

| 失败次数 | 1 | 1 | 2 | 0 | 1 | 3 |

第一轮比较:

1.41m高度,甲、乙成功,丙未跳过,甲、乙进入下一轮。

第二轮比较:1.44m高度,甲失败1次,乙失败1次,丙未跳过,甲、乙进入决赛。

决赛比较:1.47m高度,甲未跳过,乙成功,乙获得冠军。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判定跳高比赛成绩及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