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抓住机遇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柳琴戏是山东省的地方传统戏剧,具有以下特征:
发源地争议
存在两种主要说法:
- 临沂说:以清代乾隆年间《沂州府志》记载的民间说唱艺术为基础,认为柳琴戏起源于山东临沂。 - 滕县说:安徽艺术研究所的完艺舟提出,柳琴戏可能由滕县武氏兄弟创制,他们将当地“锣鼓铳子”改为“怡心调”。
核心发展区域
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河南四省接壤的交界地区,包括临沂、枣庄、滕县、郯城等地。
艺术特征
- 以柳叶琴伴奏,因此得名“柳琴戏”或“柳琴书”。 - 剧调流畅活泼,节奏明快,融合了肘鼓子、花鼓、柳子戏等地方小调,形成独特“拉魂腔”风格。
历史地位
- 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Ⅳ-63,保护单位包括临沂市和枣庄市柳琴戏传承保护中心。 - 2020年,山东省政府将柳琴戏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综上,柳琴戏是山东省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戏曲剧种,其发源地存在争议,但核心发展区域以山东为主,同时辐射江苏、安徽、河南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