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考幼师跳舞主要涉及教学法与舞蹈技能两个核心部分,具体要求如下:
一、考试内容构成
幼师需展示舞蹈教学设计能力,包括课程目标设定、教学方法选择(如游戏化教学)、幼儿互动策略等。部分考试可能要求现场模拟教学片段,时长通常为5-10分钟。
舞蹈技能考核
- 基本功:
考察身体柔韧性、协调性、节奏感等基础能力。
- 舞蹈片段表演:需自选民族舞或幼儿舞蹈,时长2-3分钟,要求动作规范流畅、表情丰富。
- 即兴表演与模仿:可能包含4×8拍模仿和主题即兴表演,各占50分。
- 教学能力体现:通过舞蹈编排展示创意,以及如何引导幼儿参与表演。
二、考试流程
- 年龄要求16岁以上,不限性别,非师范类需先通过社会舞蹈等级认证。
- 报名可通过舞蹈考级中心或培训机构完成。
笔试(部分考试包含)
- 主要考察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以及舞蹈理论。
面试(核心环节)
- 基本功测试:
评委现场评分(满分100分)。
- 舞蹈表演与教学展示:结合舞蹈片段、即兴表演及教学设计。
- 互动能力评估:考察与模拟幼儿的互动技巧。
成绩认定
- 通过面试后,需进行体检并参加普通话二级乙等考试,最终通过者获得舞蹈教师资格证。
三、备考建议
强化基础训练
- 每天坚持舞蹈基本功练习,包括柔韧性、协调性和节奏感训练。
- 学习民族舞、幼儿舞蹈等常用舞种,掌握2-3个经典舞蹈片段。
提升教学能力
- 参考《幼儿园舞蹈教学法》等教材,学习课程设计、幼儿心理引导等知识。
- 进行模拟教学演练,注意动作规范与幼儿互动技巧。
关注地区差异
- 具体考试内容可能因地区政策不同存在差异,建议提前咨询当地教育局或考级中心。
以上信息综合自多个来源,实际考试以官方发布的最新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