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使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官窑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官府瓷器窑口,其产地需根据历史时期区分:
一、北宋官窑(1111-1125年)
位于 河南开封(古称汴京),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北宋末年,徽宗赵佶在汴京设立官窑,专为宫廷烧制青瓷,因供御专用得名“官窑”。其产品以青釉瓷器著称,但遗憾的是,由于历史原因,目前尚未发现确凿的考古遗址。
二、南宋官窑(1127年后)
随着宋室南迁,官窑窑口迁至 浙江杭州。南宋在杭州设有修内司窑(又名“内窑”)和郊坛下官窑,继续为宫廷生产瓷器,以青釉为主,与北宋官窑并称宋代五大名窑。
三、其他相关说明
官窑定义
官窑广义上指为皇家烧造瓷器的窑口,狭义特指宋代官府设立的窑厂。
历史地位
官窑瓷器以工艺精湛、釉色青翠著称,对后世瓷器发展影响深远。
争议与现状
北宋官窑遗址至今未发现,南宋官窑遗址也仅存少量文献记载,考古发掘仍在进行中。
若需具体参观,可关注河南开封的宋文化遗址或浙江杭州的陶瓷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