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务员全知道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诗词赏析的考试主要考察学生对诗词内容、艺术特色和思想内涵的综合理解能力。以下是具体的考查方向和答题要点:
一、核心考查内容
- 意象:
分析诗词中物象(如“杨柳”“孤舟”)如何寄托情感,构建想象空间。 - 意境:探讨景、情、境的融合,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营造的苍凉意境。
- 识别诗人的忧国忧民(如杜甫)、建功报国(如岳飞)或思乡怀人(如王维)等情感基调。 - 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现实(如《史记》中的历史叙事)或隐含的哲理。
语言特色与表现手法
- 分析炼字(如“大漠孤烟直”中“直”的力度感)和修辞(如比喻“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妙处。 - 探讨动静结合(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表现手法对情感传递的作用。
二、答题技巧与步骤
一词领全诗型
- 找出贯穿全诗的关键词(如“梦回吹角连营”中的“梦回”),分析其结构与情感线索作用。 - 示例:《赤壁赋》中“纵一苇之所如”是全文情感转折的关键。
情感/主旨型
- 结合具体诗句(如“安得广厦千万间”)分析情感表达,或探讨作品反映的社会问题。 - 示例:杜甫《三吏》通过描写灾民疾苦,表达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意境鉴赏型
- 通过意象组合(如“枯藤老树昏鸦”)描绘画面,概括氛围(如孤寂、凄凉),并分析情感共鸣。 - 示例:王维《山居秋暝》通过“明月松间照”等意象营造清幽意境。
炼字/用典型
- 选取关键字(如“白日依山尽”中的“依”)分析其象征意义,或解释典故(如《出塞》中“但使龙城飞将在”)对情感的强化作用。 - 示例:“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通过色彩变化传递生机与希望。
三、备考建议
熟悉常见意象与技巧:
如边塞诗的“大漠孤烟”、山水田园诗的“明月松间”等。- 关注名家非名篇:宋诗的婉约与豪放、元曲的口语化等特色需重点掌握。- 多角度分析:从意象、语言、情感、历史背景等多维度解读作品,避免单一维度分析。- 规范答题:主观题需紧扣题干,分点作答;选择题需注意细节,避免粗心错误。
通过以上方法,系统提升对诗词的鉴赏能力,应对考试中的各类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