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科举考试的时间安排因朝代和考试层级不同而有所差异,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阶段,总时长通常为 9天(部分特殊年份或考试类型可能延长):
一、乡试(省级考试)
- 每年秋季举行(八月),持续 3天(初九、十二、十五为正场,考生分三场作答)。
- 部分年份或地区可能延长至9天(如四场考试)。
考试内容
- 主要考四书五经、策问、诗赋等,采用八股文格式。
录取标准
- 通过者称为“举人”,第一名为“解元”。
二、会试(中央考试)
考试时间
- 每年春季举行(三月),持续 3天(初九、十二、十五)。
考试内容
- 侧重策问、诗赋及经义,同样采用八股文。
录取标准
- 通过者称为“贡士”,第一名为“会元”。
三、殿试(皇帝亲自主持)
考试时间
- 会试后1-2个月举行,通常为 1天。
考试内容
- 主要为策问或对策,考察综合能力。
录取标准
- 通过者称为“进士”,第一名为“状元”。
其他说明
县试:
部分资料提到县试(童试)每日一场,但主要作为科举入门考试,不直接决定仕途,且未在总时长中单独计算。
考试纪律:考生需在考场内完成所有考试内容,禁止外出,以确保公平性。
总结:从乡试到殿试,整个科举考试过程通常需要 9天,其中乡试和会试各占3天,殿试1天。若包含童试,则总时长可能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