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模拟投档是平行志愿录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用于预测和调整招生计划,具体含义和流程如下:
一、核心定义
模拟投档是省级教育考试院在正式投档前,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分布及位次分布,模拟执行投档操作的过程。该环节不改变考生实际录取结果,但为考生和高校提供决策参考。
二、主要作用
通过模拟数据,高校可提前了解考生分布情况,决定是否追加招生计划或调整投档比例。
考生志愿参考
考生可依据模拟投档结果,结合自身分数定位可能录取院校及专业,优化志愿填报。
三、操作流程
数据生成与模拟
省教育考试院根据招生计划、考生分数及位次,生成模拟投档数据,包括最低投档线、分数段分布等。
信息反馈与调整
将模拟结果反馈给高校,高校根据生源情况决定是否追加计划或调整投档比例。此阶段考生录取状态保持不变。
正式投档
完成调整后,进行正式投档,考生档案按最终投档线及院校专业计划录取。
四、注意事项
模拟结果不具约束性:
模拟投档仅为预测工具,实际录取以正式投档结果为准。
时间安排:通常在正式投档前1-3天进行,具体时间由省级考试院统一安排。
五、典型场景
例如,某省教育考试院在本科一批正式投档前进行模拟投档,向高校提供全省考生分数分布及位次信息,高校根据模拟结果调整招生计划后,最终在正式投档时执行调整后的计划。
通过以上流程,模拟投档确保了招生计划与考生需求的动态匹配,提高了录取公平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