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灯塔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针对博士生导师不履行职责的情况,可参考以下解决方案:
一、沟通与协商
首先尝试与导师进行坦诚交流,表达对其职责履行情况的关注与困惑,要求其明确工作计划和时间表。
寻求支持
若沟通无果,可向所在学院或学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反映情况,请求介入调查或提供资源支持。
二、单位管理措施
岗位调整
根据学校规定,若导师连续两年未完成教学或科研任务,可能面临限招、停招或退出岗位处理。
考核与问责
学校通常设有综合考核机制,对导师的教学质量、科研贡献、学生培养等指标进行评估。连续考核不通过的导师,可能被取消指导资格。
三、自我调整与权益保护
独立规划
若导师完全不工作,可主动承担起科研和教学任务,制定详细的时间表(如Gantt图),并定期向学校提交进展报告。
法律与伦理途径
若导师存在学术不端或严重失职行为,可通过学校举报渠道或学术监管部门投诉,维护自身权益。
四、注意事项
避免单方面离职:
擅自离职可能导致后续学业衔接困难,建议通过正规渠道申请终止指导关系。
保留证据:沟通记录、邮件往来等材料可作为投诉或诉讼的依据。
建议优先通过学校内部机制解决问题,若涉及严重违规行为,再考虑外部投诉或法律途径。同时,需关注学校对“博导”岗位的动态管理政策,避免因政策调整影响自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