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官何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关于高考报名表考籍号的填写,需根据考生类型和地区要求进行区分,具体说明如下:
一、考籍号的组成与位数
- 12位考籍号:
适用于普通高校招生,由年份(2位)、报名点代码(6位)、流水号(4位)组成。
- 14位考生号:包含年份(2位)、省代码(2位)、市县代码(4位)、科目组代码(2位)、考生序号(4位)。
年份标识
- 采用高中入学年份后两位,社会考生(非在校生)使用首次参加考试的年份后两位。
二、不同考生类型的填写规则
在校学生
- 填写当前所在班级,如“高三十四班”(需符合学校编码规则)。
- 复读生可填写去年复读时的班级或“0”(部分地区有此要求)。
往届生
- 填写户籍所在区县代码,无需填写班级信息。
- 若去年有考籍号,可重复使用。
社会考生
- 部分地区需填写特定班级(如“36班”),无特殊要求可填写“无”。
三、注意事项
唯一性与稳定性
- 考籍号一经确定不得变更,直至高中毕业。
- 复读生必须使用与去年相同的考籍号。
信息核对
- 考生号中的科目组代码需与所选科目对应(如物理+化学为45,历史+化学为65)。
- 户籍号建议提前向户籍管理部门确认填写规则。
特殊情况处理
- 若考生信息变更(如转学、户籍迁移),需向招办申请变更考籍号。
四、信息获取建议
考籍号通常可在去年学业水平考试证书右上角找到,若忘记可联系学校教务处或户籍管理部门查询。建议填写前仔细核对考生号手册或咨询当地招生办,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