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新高考分数计算方式与普通高考存在以下主要差异:
一、分值计算方式
采用 裸分(即卷面得分)直接计入总分,各科满分根据科目类型不同有所区分(如语数外每科150分,文综/理综每科100分,总分为750分)。
新高考
实行 等级赋分制,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为等级分,再按比例转换为100分制的分数。具体规则包括:
- 将考生按选考科目排名分为A(15%)、B(35%)、C(35%)、D(13%)、E(2%)五个等级;
- 各等级对应分数区间不同,例如A等级满分100分,起点分40分,B等级起点分73分等;
- 物理、历史等科目因难度差异较大,直接按分数等值计入总成绩,但等级转换后消除学科难度差异。
二、科目组合与模式
选科模式
新高考取消文理分科,采用“3+1+2”模式,考生需从物理/历史中选1门,再从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2门,共6门科目。
分数计算规则
- 语数外三科按传统方式计分(每科150分);
- 选考科目按等级分计入总成绩,不同省份具体换算方式略有差异(如河南省将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按等级分计入总分)。
三、录取原则
位次优先
新高考录取以 位次为依据,而非单一分数。考生需结合语文、数学两科总成绩,再参考单科成绩进行综合排名。
分数段差异
由于等级赋分制将分数转换为相对位置,不同选科组合可能导致相同分数对应不同位次,从而影响录取结果。
四、其他变化
考试内容调整:
部分科目(如物理、化学)的考试内容从“文综/理综”模式调整为“基础+综合”模式,满分仍为100分;
录取批次合并:本科批次逐步合并为“三科批”,录取规则更加灵活。
总结
新高考通过等级赋分制、科目组合优化及位次优先录取原则,旨在扩大学生选择空间、促进教育公平,并适应社会多元化需求。考生需关注本省具体实施细则,结合自身情况选择科目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