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高考录取的计算主要依据分数、志愿、招生计划及特殊类别考生的不同规则,具体如下:
一、核心计算原则
以分数为基准,按志愿顺序依次检索考生档案。若分数和排名均符合要求,则优先录取第一志愿,不足则顺次考虑后续志愿。
招生计划与分数线
各校根据招生计划划定最低录取控制线(如一本线、二本线),考生需达到或超过该分数线才有资格被录取。
二、综合成绩计算方式
通用模式(如“631”模式)
综合成绩 = 高考成绩(60%)+ 学校能力测试成绩(30%)+ 高中学业成绩(10%)。
特殊类别考生
- 艺术生:
综合分 = 总分×50% + 专业分×7.5×50%;
- 体育特长生:可能结合体育测试成绩、文化课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
三、录取流程与规则
投档与审核
省招办按平行志愿规则投档,考生需同时满足分数和排位要求。投档成功后,高校进行档案阅卷和录取检查。
同分处理与调剂
同分考生按总分从高到低排序,政策性加分等因素可能影响结果。若考生服从专业调剂,可能被调剂至其他专业。
四、录取率计算
录取率 = 录取人数 ÷ 报考人数 × 100%,反映当年高校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五、注意事项
具体计算方式可能因省份、学校及专业调整,需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考生需关注“预录取”状态,最终结果以省级招考院审核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