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启星辰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专大三学生在就业前需要签订 就业协议(即三方协议),这是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法律文件。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协议定义与作用
法律性质
就业协议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简称,属于三方协议,由学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三方签订,具有法律约束力。
核心作用
- 确认毕业生信息真实性,作为用人单位接收毕业生的凭证;
- 明确三方权利义务,包括工作内容、薪资待遇、报到时间等;
- 为毕业生办理就业落户、社保等手续提供依据。
二、签订流程
达成就业意向
与用人单位确认岗位、薪资等核心条款。
申请与填写
向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申请协议,按格式填写个人信息(需与毕业证书、学位证一致)。
三方签字盖章
- 用人单位审核并盖章;
- 学校就业部门审核并盖章。
三、注意事项
协议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就业协议是就业意向书,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两者不可替代。 - 劳动合同需在用工后签订,且内容更具体(如工时、社保等);
- 协议书中不涉及劳动关系相关条款。
签约建议
- 签约前务必仔细阅读条款,尤其是工作地点、试用期、薪资待遇等关键内容;
- 若后续有考公、央企等计划,建议保留空白协议,避免影响求职。
权益保障
协议约定用人单位不得无故辞退,学生需遵守报到期限,否则可能需承担违约金。
四、后续步骤
签订协议后,需携带相关材料(如三方协议、毕业证、身份证)办理档案转移、社保登记等手续,正式入职时再签订劳动合同。
综上,就业协议是就业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建议认真对待,确保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