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留学生交流经费的缴纳方式需根据具体项目类型和学校规定进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交流金缴纳方式
留学生需在国内向接收学校支付交流金,金额通常为1万元人民币以上。支付方式包括:
- 电汇:
通过国内银行向海外学校汇款,需提供收款人国家、名称、地址及账号等信息;
- 票汇:购买汇票后邮寄至海外学校(现较少使用);
- 第三方支付:部分高校支持支付宝或PayPal支付(需提前确认)。
部分项目允许在海外直接支付学费和生活费,需在境外银行开立账户后操作。
二、学费缴纳方式
国内支付
部分院校支持直接电汇学费至海外院校,需提供收款账户信息;
- 优点:
操作简单,国内完成汇款;
- 缺点:手续费较高,到账时间较长。
- 海外银行账户:
推荐在留学国家开立银行账户,通过SWIFT或当地银行转账,手续费较低且到账快;
- 第三方支付:如PayPal(需开通国际支付功能),操作便捷但汇率波动较大。
三、报销流程(以浙江大学为例)
- 《海外交流项目经费资助审批表》(院系签字盖章);
- 计财处“预约报销”生成的预约单;
- 项目合同复印件、交流合同、中介公司营业执照、统一转账记录等。
线上报销
- 登录浙江大学计财处网站,选择“因公出国(境)”项目,上传发票、合同等材料,完成在线审批。
四、注意事项
汇率风险:
建议提前锁定汇率或选择汇率优惠的支付方式;
手续费对比:电汇手续费约1%-3%,银联卡跨境手续费约0.1%-0.3%;
材料时效:部分材料需在回国后一定期限内提交(如报销单需项目结束后60日内)。
建议留学生根据项目类型和学校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缴费方式,并提前咨询财务部门确认具体流程和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