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要保证高等数学初试顺利通过,需系统规划复习策略并坚持执行。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复习建议:
一、基础阶段(3-6月)
以《同济大学高等数学》等经典教材为基础,结合考研大纲,梳理基本概念(如极限、导数、积分等)、定理(如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和公式(如微分公式、积分公式表)。建议每章制定详细计划,每天完成1-2章内容。
强化基础训练
- 完成教材习题和课后练习,注重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 针对初等数学薄弱环节(如代数变形、函数性质)进行专项补习。
二、强化阶段(7-9月)
刷题巩固知识
使用《高等数学高分解码》等辅导书,通过大量真题和模拟题巩固基础,总结常考题型(如极限计算、微分方程)的解法。
- 建立错题本,分类整理错误原因,定期复习薄弱环节。
关注卷种差异
数一、数二、数三的侧重点不同(如数三增加经济应用题、数二涉及曲率),需针对性复习。
三、冲刺阶段(10-12月)
真题模拟训练
以近5年真题为主,严格按照考试时间(3小时)进行模拟考试,适应节奏并调整答题策略。
- 分析真题考点分布,调整复习重点(如高频公式、综合性题型)。
查缺补漏
通过模拟题和真题发现知识盲点,回归教材或辅导书进行强化训练,避免偏题陷阱。
四、学习方法与心态调整
科学规划时间
每日分阶段复习(基础、重点、真题),使用番茄工作法提高效率。
- 每周进行知识复盘,总结解题思路和技巧。
突破学习瓶颈
- 若基础薄弱,可先复习初中数学知识,建立知识衔接。
- 通过B站、中国大学MOOC等平台补充学习资源,结合网课与教材同步学习。
保持积极心态
考试压力较大时,通过运动、交流等方式调节情绪,避免焦虑影响复习效率。
五、其他注意事项
教材选择:
优先使用官方指定教材(如同济大学版),辅助资料可参考丁勇老师主编的《高分解码》。
计算能力训练:每天至少花1小时进行计算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以上系统复习和科学管理,结合真题演练,相信能有效提升通过初试的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