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共使者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初试后联系导师是考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以下是具体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联系导师的方式
这是最常用且推荐的方式。需提前准备一份简洁明了的邮件,包含:
- 基本信息:姓名、本科院校、专业、初试成绩等
- 兴趣说明:对导师研究方向的关注点及相关经历
- 附件:个人简历、获奖证书等补充材料
- 结尾:表达感谢并留下联系方式
电话或视频联系
若获取导师电话,可预约时间进行通话。注意:
- 通话前准备充分,理清要点
- 保持礼貌,语速适中
- 若选择视频,需确保网络稳定、环境安静
二、联系导师的时机
初试成绩公布后:
建议在成绩公布后1-2周内联系,此时导师开始关注考生
复试名单公布后:可再次联系,增加竞争力
三、注意事项
初试前联系可能被视为"刷存在感",且导师难以全面评估考生,不建议过早行动
邮件撰写规范
- 主题明确:使用"考生姓名 - XX专业硕士自荐信"格式
- 内容简洁:避免群发模板邮件,个性化介绍更易获关注
- 附件精简:仅附简历等必要材料
尊重导师时间
- 联系频率不宜过高,初试后1-2次为宜
- 若未获回复,应尊重导师选择,避免频繁追踪
其他途径
可通过学校官网、学术平台(如知网)或学长学姐获取导师信息
四、补充建议
突出优势:
在邮件中提及本科竞赛、实习等经历,增强说服力
跟进策略:若1-2周后未联系,可发送简短邮件询问进展
复试准备:联系导师的同时,需加强专业知识复习和面试技巧训练
通过以上方法,既能展现积极态度,又能提高联系成功率,为复试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