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考顾老师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大学生在实验室使用手套需遵循以下规范,以确保安全与效率:
一、正确佩戴方法
- 确保双手洗净并干燥,检查手套无破损、漏气或受污染。
- 根据实验需求选择合适材质(如乳胶、丁腈橡胶等)和尺寸,确保指尖贴合且无过紧或过松。
佩戴步骤
- 对准手套开口,用手指插入手套并伸展开口,确保完全包裹手部。
- 调整手套至掌心弧度贴合,避免接触非实验物品(如眼镜、实验台面)。
二、使用规范
避免污染
- 戴手套时避免触碰实验仪器、设备或身体其他部位(如鼻子、嘴巴)。
- 不要用手套直接拿取化学品或进行非实验操作。
及时更换
- 若手套破损、渗漏或接触污染物,应立即更换。
- 实验前后均需消毒手套并安全处置。
三、脱除与废弃物处理
规范脱除
- 逆序脱戴:先脱外层手套(捏住外缘滑出),再套入内层手套。
- 避免污染面接触其他表面,若手套已污染,需更换。
安全处置
- 一次性手套应投入黄色垃圾箱(医疗废弃物)。
- 受污染手套需单独收集并密封处理。
四、材质与选择建议
乳胶手套:
适合一般化学实验,但需注意过敏风险。
丁腈橡胶手套:防油污、耐腐蚀,适合有机溶剂、酸碱等场景。
PE手套:耐酸碱、防静电,适合食品级或低腐蚀性实验。
氯丁橡胶手套:耐高温、耐酸碱,适合高温环境或强腐蚀性物质。
五、其他注意事项
实验前需检查手套完整性(如充气测试),避免使用有破损的手套。
长时间佩戴时注意手套舒适度,避免过紧导致血液循环问题。
通过规范使用,既能保障个人安全,又能延长手套使用寿命,降低实验室安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