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如水为您分享以下优质知识
初中等高线地形图的制作主要分为模型制作、绘制地图、标注地形特征三个步骤,具体方法如下:
一、模型制作(基础操作)
- 圆形容器(刻度清晰)、圆形玻璃盖、透明胶片、橡皮泥、透明胶条、油性笔、彩色水、塑料垫板。
制作要求
- 构建包含两个山顶(一高一矮)、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等部位的立体模型。
- 等高距选择三本地理书厚度,确保地形起伏合理。
二、绘制等高线地形图(核心步骤)
基础规则
- 等高线闭合且数值递增,相邻等高距一致。
-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稀疏处坡度缓。
标注方法
- 最外圈标100米,逐圈递增(如200米、300米等)。
- 用油性笔沿容器边缘绘制等高线,注意等高线与山脊、山谷垂直相交。
三、地形特征识别(进阶应用)
关键部位判断
- 山顶: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数值最大。
- 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 陡崖:等高线重合处。
坡度与通视分析
- 等高线密集处坡度陡,稀疏处缓。
- 通过地形剖面图判断通视性(凸坡不可见,凹坡可见)。
四、注意事项
模型制作需精细,确保地形起伏符合等高距要求。
绘图时注意等高线闭合性和数值递增性。
实践中可通过调整模型高度和等高距,观察地形特征变化。